[《习坎文摘》第37期]再谈有效课堂
作者/来源: 校长、党委书记 邓北平 发表: 2012-12-05 17:15:13 浏览: 14093 次
2011年,我校举行了70周年校庆,本着“隆重、热烈、俭实、和谐”的原则,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全面梳理了厚重的和辉煌的办学历史,极大地宣传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弘扬了习坎精神,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习坎人的凝聚力。整个校庆期间,我为校友们的踊跃参与而感动,为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而倍受鼓舞,自豪兴奋之余,我更感肩上压力之大。如何让这样一所满载着荣誉的名校延续它的辉煌?名校之名何在?作为校长,我承担着历史的拷问,一所名校兴衰荣辱的责任。多少个夜晚,我浮想联翩,夜不成寐,思索着学校的发展,思索着教育的本质。
名校之名首先在于名师,名师之名体现于课堂。上任以来至今,我听完了学校所有一线教师的课,有惊喜,也有担忧,为此,学校提出了“有效教学活动年”的倡议,这与省教育厅开展的“比教学”活动不谋而合。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打磨,老师们很大程度上统一了认识,基本认同了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但还存在困惑有待消释、观念尚待进一步厘清、认识还需更加明确的问题,为此,学校于2012年发起了“有效教学推进年”活动,借此机会,我就有效课堂再谈几点认识,与全体老师们共勉。
“有效课堂”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体现的是不同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转变教学行为,仍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
长期以来,受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教育理念的主流思想是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接受性学习为中心。在这一理念下,课堂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虽然新课改的劲风拂过,但我们少数教师的课堂仍保留着旧课程的残余,究其根源,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课堂”。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受道释惑的地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我将之归纳为四句话:
1,课堂是师生共同交流思想的平台。课堂应激起师生思想碰撞的激流,老师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的思想得以极大地释放。如果课堂没有思想,只有干瘪的知识,课堂就是没有灵魂的课堂,成为扼杀孩子天性、创造性的牢笼。
2,课堂是学科文化流淌的地方。教师的教学,绝非只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要传播学科文化。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培养的学生是立体的,文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更要塑造其领袖气质;理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更要塑造其科学精神。学科文化的流淌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动,渗透张力,会让我们自觉地改变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课堂是师生能力共同成长的空间。术业有专攻,但学法有优劣;教无定法,但教法有短长,教艺有高低,故课堂不只是学生习惯养成、行为磨砺的场所,也是名师炼就高超教艺,形成独特教风的必经之途。课堂需要精巧的预设,更需要师生共同的课堂生成,它是师生智慧的闪现,是学生顿悟后的升华。共同成长,需要的是平等、协商、合作与生成,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是首席,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同伴者。
4,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人生价值的高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一大乐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教师职业的理想状态,课堂是实现教师这一人生价值的主阵地。同时,课堂也是学生追寻人生目标、确定人生理想的泉源,中学阶段尤其对人一生的发展走向意义重大。课堂应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交流的课堂。
基于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理解,我们对教师的定位也就明晰了,即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智慧的启迪者,是学科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能力增长的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目标的领路人。由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应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践师生的人生价值,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何为“有效”
欧美教育理念也有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合作探究为中心。新课程改革借鉴了这一理念,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但在实践操作中,往往会走入东西方教育的两个极端,如由“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读”、“满堂动”,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声光电化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结果是什么?是喧哗之后的一场空,是杂乱无章的大杂烩。很多课堂“被问答”,“被活动”,“被讨论”,“被电教”,其症结就在于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导致出现低效的情境创设、无效的自主探究、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泛滥的廉价表扬……课改理念的走样使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在理性反思后敏锐意识到,当前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有人提出要“寻找中西方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我个人是较为认同的,教育的现实告诉我们,倡导简单、朴实、落实的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改的主旋律。
何谓“有效”?专家说,“有效”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学生说,“有效”就是有收获、有感悟、有进步。我认为两者都过于抽象,难于把握。其实,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在于一种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课堂“四有”。
1,有符合课标和考纲要求的教与学的目标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不是“装饰品”,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好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教师的主导于目标主要体现为“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的主体于目标主要体现为“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教学目标只偏重前者。同时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将教学内容层次化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的发展。
二是三维目标的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应完成学科的价值渗透。
三是全面与重点的结合。
四是分层与统整的结合。这需要教师加大备课力度,加强对考试目标的准确把握,达到对教材科学地重新整合。特级教师王春易通过自我的摸索,将高中三年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打通教学,缩短课时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具体、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从而迈出有效学习的第一步。
2,有深度的思想性很强的情境创设与设问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知识一旦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就具有与情境的一致性,因此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观念,但情境总是千变万化的,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无法适应情境的灵活变化,“去情境”去掉的是学生的过程学习和情感体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学生在情境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融合,以贯彻始终的最佳状态的情感和兴趣全身心投入学习,最终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提倡设计真实、复杂、有思想深度、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与问题情境,以此诱发、驱动并支持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思考、探索、推理、交流等问题解决活动,掌握三基,促成知识迁移,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乌辛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有效的情境与问题的创设要遵循诱发性、生活化、思想性、层次性、冲突与和谐相统一的原则,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创景既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生产、生活的实际,更是为提出问题服务的。提出问题——围绕“核心知识”提出问题,并用“作业”的方式再现,让学生自我探究、合作探究,是教师教学经验、智慧、能力的根本所在。
3,有学生充分的探究与训练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习惯性地认为,让学生过多地开展探究与训练,会耽搁学习进度,因此把一些应该交给学生探究、思考或讨论的时间“剥夺”过来,把应该交给学生做的东西全部包揽到自己的身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要保证学生的充分探究,就必须要解决教学时间有限与探索训练耗时较多之间的矛盾,这需要我们处理好三组关系:一是学生的学习程序与老师的教学程序的关系。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反思是教师的教学程序,也是学生的学习程序,教师要指导学生实施好五步学习法,使两者高度契合。我们更提倡三次学习,即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对应的是学生的“三次作业”,教师的教学程序也应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次作业,布置、组织学生的三次作业。二是教师完成教学进度与学生主动学习需要等待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教师一言堂,只管讲不管学生学,是不负责任,从效率看属于匀速运动。其实只要学生学会了相关学法,就可以先慢后快,从效率看属于加速运动。欲速则不达,教育需要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三是思想容量与知识容量的关系。课堂的高效,其思想容量要大于知识容量。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堂充满思辩的课必定是学生学有所获的课。
课程改革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过程”和“经历”,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4,有充满智慧的检测和总结反思
近来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负担除了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之外,还有第三种负担,即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产生的负担,或者说是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负担,具体表现为课堂效益低下,课后以“量”来补。要打破这一怪圈,破除这一恶疾,首先需要教师要有一种责任感,不能说我讲完了,余下的是学生的事,学会与否我不管,这种责任就要求课堂必须要有充满智慧的检测和运用。
一节有目标、创景设问、探究训练、检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总结反思”。总结既把刚学的知识与已学知识构成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总结,也把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整合,形成能力体系,再通过反思找出新旧知识的逻辑线索,并将知道的逻辑线索与能力抽象为思维线路,即思维导图,这样才能使学生高屋建瓴,形成对知识的驾驭运用能力。
总之,课堂模式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那种模式都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都要具备以上四大核心要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践我校倡导的“以学定教、以需定教、先学后教、训练主线”有效课堂原则,引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形成学习力,实现生命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