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文摘》第36期]特级教师王春易的"变革"之路
作者/来源: 记者 谢凡 发表: 2011-11-14 19:40:37 浏览: 13868 次
“王春易老师是可以给在沙漠中要死要活的学生带来绿洲的老师。”“她是个教学形式新奇、富有魅力的老师”,“是位超级教师”,“王老师的生物课堂上,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这些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学生们写给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的评语。
33岁就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王春易是全国模范教师、省部级劳动模范,是赢得学生100%满意、赢得老师们赞赏的普通生物老师,更是一位体现了新时代特色的“新型教师”。
在新课程背景下,王春易直面挑战,将自己置于变革的“浪尖”,探索出一种全新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实现了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十一学校这块改革与创新的土壤上,她开辟出一方致力于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试验田,从而“让学校成为孩子喜欢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孩子思想生长的地方”。
享受课堂 收获专业成长的幸福
精彩的导入、流畅的过渡、巧妙的难点突破、精美的板书设计……上课时,把所有的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彩色的板书把重点一遍遍地强调给学生;下课时,学生带着一脑袋知识和结论离开。这样的课堂曾经让王春易陶醉而且充满自信。
198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的王春易在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担任生物老师。在师傅的引领下,她的课从稚嫩走向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凭着一份刻苦和用心,她在公开课和各种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天津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2003年,37岁的王春易满怀期待和憧憬来到北京十一学校,担任高二和高三六个班的生物教学,开始了一段崭新的教育历程。
“同学们,你们体会……”每一次上课,王春易总会这样开始她的讲解。每一次,学生们就这样与她一同开启一次美妙的“生物之旅”。“每一节生物课上,她都讲得胸有成竹;每一个课件,她都精心准备;每一个问题,她都精益求精。”“百听不厌,浑然忘我;满耳生香,回味无穷。”学生们这样评价王春易的课堂。王春易享受上课的过程,她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心底去体会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理解它,热爱它,才会学好它”。
当时,十一学校准备组建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队伍,学校安排她担任总教练。这让王春易一下子兴奋起来。对于这个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王春易感觉“太有挑战性”了,尽管教学任务很重,但她还是主动要求加入一线教学辅导队伍。
就这样,每周六个班级的生物教学加上一个生物竞赛班的辅导,一共七个教案。这样的挑战并没有让王春易畏惧、退缩,反而带给她更多的兴奋和期待,因为“又可以提升自己了”。
第一次做竞赛教练,王春易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更好地备课,她找出泛黄的大学教材,重新研读,并想办法将其演绎成高二学生能够听懂的内容;为了了解最前沿的生物科技,她自费到书店购书;为了制作电子版的教案,她又系统学习了电脑知识;为了学生能有丰富的实验材料,她买了小麦,培养发芽,并准备成切片……那段时间,她每天晚上都是两点以后才睡觉,而且躺下后,“满脑子全是备课的内容”。
辛苦结出了硕果。那届竞赛班中,有4名同学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生物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占北京市的1/5,位列第一名。第二届竞赛班时,有6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而过度劳累却使王春易病倒了,她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一线舞台,担任了总教练。但是坚实的基础让十一学校的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水平和获一等奖的人数一直位居北京市的前列。
“竞赛带给我太多的喜悦。”回忆当时的情景,王春易依然格外兴奋和激动,她享受竞赛带给她的挑战,并从中收获着一份专业成长的幸福。
直面挑战 在变革中找寻突破的力量
2008年,在课堂上“如鱼得水”的王春易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一年,学校提出“课堂成长年”的理念,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地方”,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减少讲和听,增加说和做,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这让王春易有点儿困惑。这么多年,教室、讲台一直是她展示的舞台,是她最最热爱的地方,她的课堂曾经“身经百战”,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也曾经为她带来无数的荣誉和光环。但是,谁又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也有同样的“满足”和“兴奋”?王春易反思,“你讲得越多,学生自主的学习就会越少;你把知识讲得越清楚、越明白时,学生自主的钻研、思考和探究意识就会越弱。那么,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将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王春易决定走下讲台,“突破自己”。
变革从学科教室的改革开始。2010年,为了给教师的变革搭建平台,学校对高中教室进行了改建,建设学科功能教室,将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结合在一起。
现在的生物教室更像一个自然学科的博物馆。教室楼道的墙上,全是学生制作的展板,有学生的专题报告,有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史介绍,还有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的介绍和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室里宽敞、明亮、舒适,书桌非常宽,平时是学生的课桌,需要小组讨论时,只要将前面的椅子掉过头来,不需要拼接,马上就成为一个小的“会议桌”;需要做实验时,摆上仪器就可以进行学生实验。教室四周的柜子,存放着学生平时实验的各种仪器和资料用书。
这样的学科教室,为王春易的生物课堂带来了生机,她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也大幅度地往前推进。2010年9月26日,王春易正式开始了单元教学的变革,也就是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利用原有的课时量来进行整体规划。
王春易先尝试着在同一个模块,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比如,像细胞的增值,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凋亡,细胞的癌变,就将其整合为“细胞的生命历程”。慢慢地,整合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不同模块之间。在实践中,王春易发现,实际上在必修和选修之间有很多结合点,都可以整合到一起来进行学习。
从细胞到基因,从动物到植物,从分子生物到微生物,大单元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节省出不少时间,增加了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等。“以前没有时间做的实验现在有时间做了,原来没有时间进行的小组讨论也有时间进行了。”王春易觉得,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但是这样的学习模式会不会影响学生成绩呢?王春易和生物组的老师们在忐忑中等来了第一个单元结束后的反馈,结果出乎预料,学生成绩不仅没有明显下滑,而且跟以往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这更加坚定了王春易“变革”的决心。
搭建平台 在探索中发掘成长的动力
一段简单的开场白,拉开了一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辩论会。
正反两方“阵营”各执一词,辩论激烈而理性,辩手们个个慷慨激昂,一摞摞资料,来自他们从互联网或科学杂志上查阅的新知。40分钟的时间,王春易始终站在教室一侧,耐心听,认真记,偶尔加入场外评论。直到所有观点陈述完毕,她才重新站上讲台。一堂课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还在围着老师提出问题。
这也是一节生物课?学生们不再是呆板地倾听、机械地应答,他们那样全身心地投入,个个都自信而且从容。王春易对此很是欣慰,也兴奋异常:“课堂终于从我展示自己的舞台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舞台。”她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他们带着问题而来,常常还会带着问题离开。一节课的争论、设计、思考,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方法和技能,还有反思精神。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像绿色植物那样,主动地去吸收阳光,去吸收大地中取之不尽的养分。”王春易将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之后,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变革为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学生自主阅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下学生去梳理知识框图、制作模型,做巩固练习和单元检测。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精讲、拓展,同时挑选部分题目组织学生辩论。
但“自主”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王春易将侧重点放在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引导、帮助,“让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学习”。被学生们誉为自主学习“导航仪”的“学习规划书”就是一个新平台。在这份规划书中,包含着单元内容、单元规划、单元评价和检测。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将要学习的单元将安排几课时完成,大致每一节课的课上做什么、课下做什么,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和规划自己的阅读、作业、交流等时间。
另一个平台是被学生们誉为自主学习“加油站”的学习合作小组。但是这个“加油站”最初的“运转”也是颇费周折:小组讨论不起来,也不知道如何讨论。后来通过氛围的渲染、学法的指导等策略,小组交流的氛围越来越好。“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讨论成为一种常态!”教室里的这些条幅,激发着学生的热情,学生的能量被充分地挖掘,并且得到充足的释放。很多时候,交流甚至变成了争论,“不清楚的、模棱两可的地方,通过小组交流清晰了。”看到学生如此投入,王春易也跟着激动,几个有同感的生物老师一同为孩子们的想法、设计,为他们的成长兴奋着……
与之配套的变革是将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变革为过程性评价。他们将模块成绩的平时成绩权重加大到50%,其中,不同的单元又赋予不同的权重。随着学生学习的进度及反馈,阅读、小组交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会相应增减比重。
随着自主学习的深入,学生们不仅接受了目前的学习方式,而且还不断提出建议,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越来越强。
变革之后 课堂变了,师生变了
放弃了熟悉的教案、完整的课件,放弃了精美的板书、流畅的讲解,王春易改变了多年的“惯性”教学模式,她带领生物组的老师们,开始尝试着做学生的学习规划书,开始整合精讲的课件,开始梳理学生提交的问题,开始寻找精讲点拨的切入点……她在变革中收获着,体会着“一种破茧而出的感觉,一种启航的感觉”。
如今,在王春易的教室里,上细胞课的时候,满屋子全是细胞和细胞膜的模型,以及有关细胞的挂图;讲基因的时候,又全都是DNA的模型;讲叶绿素的时候,整个教室又仿佛成了一个小型的植物园。
如今,学生主动阅读已经基本成为习惯,对于不理解的内容会主动上网查询,或者进行小组交流,而且阅读课后不仅能完成阅读检测题,还能提出新问题。他们开始主动探究,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老师不再是他们唯一答疑解惑的人。
如今,学生的笔记不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句子和每个知识要点,这些“看板书、记笔记”长大的学生们,开始根据老师提供的大纲自己整理笔记。他们的知识框图,梳理的整体性越来越规范,有列表的、有绘图的,还有的图文并茂。“太漂亮了,我都不忍心在上面做批阅。”每每看到那些图文并茂、有自己独特理解的笔记,王春易就拿着到处炫耀,“你看!你看!真好!真好!”她还把这些笔记张贴在墙壁上,并且复印下来,时不时地欣赏着、激动着、幸福着……
“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整理思路、形成系统化知识的过程。”像高二(9)班的张轩和王言一样,很多学生都经历了笔记本由“荒废”到“充实”,上课看书、梳理知识点由“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的过程。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中,这些习惯了被灌输被“喂食”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不断提高。
如今,生物课几乎每周都有实验。动手做让学生们总是乐此不疲,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太多的问题,而很多实验,在课标和考纲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可能很多学校都不做。
比如,讲了几十遍的细胞结构,由于课时紧张,王春易从来没有让学生做过模型。单元教学后,她尝试让学生制作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三维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爆发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有用橡皮泥做的,有用纸做的,有用水果做的,形态多样的细胞结构一个个呈现了出来。“生命如此神奇,生命如此绚丽多彩。”看着他们的作品,听着他们讲制作过程中的种种趣事,王春易兴奋得不得了。“学习细胞生物学是一种乐趣。”学生们也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们还制作了DNA分子结构的模型,制作了泡菜,制作了多种多样的果酒、果醋,并且将自己亲自酿制的果酒带回家让父母品尝……这样的动手实验让学生们“不仅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求知欲,而且他们的思考、探索、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思维能力,都在逐渐地提升。在王春易看来,高考成绩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她更愿意让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成为具有生物学素养的人。
“不是学生不爱听的课要改,不是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而是每一个会讲、爱讲的老师更要改变自己的课堂。”虽然课堂上那些精彩的展示、所有过去别人欣赏的东西都看不到了,但是看到学生学得这么开心,对生物也越来越喜爱,王春易觉得这种改变是值得的。
变革让王春易和她的学生们分享着彼此的智慧,感受着彼此的成长。“用心灵的阳光,照亮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用心灵的色彩,缤纷学生智慧的眼睛,让学生发现世界的美丽。”这正是王春易的美丽心愿和教育理想。
(选自《现代教育报》201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