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参加湖北省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
作者/来源: 黄燕平 发表: 2025-04-16 10:47:29 浏览: 222 次

我校参赛学生合影左起杨逸卓、熊思铭、杨婧雯、方天顺、张敦朔 4月11日-12日由湖北省科协、科技厅、团省委、省妇联及十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39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十堰成功举办。我校学生与来自全省的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共同相聚在中国车城参加了此次活动。

全省共有110余名青少年携82项创新成果入围省赛终评活动,其中荆州市共有4项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参赛,我校有3个项目(5人)入围此次终评活动,参赛数量并列全省第一,是荆州市唯一入围的高中。

我校杨婧雯、张敦朔同学作为荆州队代表出席开幕式报到仪式
张敦朔、杨婧雯、杨逸卓同学在终评活动现场 
方天顺同学在终评活动现场 
熊思铭同学在终评活动现场 12日上午是“封闭问辨”环节,我校学生从容不迫地向各位评委介绍了作品的创意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用到的技术,充分展示了习坎学子的风采。

年近七旬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兴致勃勃地走进展区。“你平时是怎么做实验的?监测数据的灵敏性够吗?”,我校集体项目“暮阳小助手”引得桂建芳院士驻足详询。我校杨逸卓、杨婧雯、张敦朔同学认真回答了桂建芳院士的问题,详细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演示了装置的功能。桂建芳院士耐心地建议:“AI是时代热潮,将AI与养老结合是切合时代话题的,有利于你们扩展思维,但目前市面上手腕类产品非常多,你们也需要找到跟助老产品、跟其他产品的异同,发扬自己优势。”
我校学生笑着表示,他们的“暮阳小助手”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小设备,应该扩展思维,不拘泥于技术,可以跨学科交叉,学习其他方面的新技术。

方天顺同学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等专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微小形变演示仪” 中学生们与院士围绕科技创新热聊,成为一道别样风景。走过展区,看到青少年们从课本实验走向真实课题研究,将AI识别、计算机技术融入校园管理、智能家居等民生场景,桂建芳频频点头。
“科技创新既要奇思妙想,更需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这正是教育的价值。”桂建芳说,虽部分作品工艺尚显青涩,但创意火花频现,如家庭废水回用、微小形变演示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
12日下午是“公开展示”环节,众多辅导员、受邀的公众参观了选手作品,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我校的三块展位前围满了观众,同学们满怀热情,耐心细致地向大家介绍和展示自己的作品,精彩的展示引来一阵阵惊叹与掌声,大家纷纷为习坎学子的创意与实力点赞。

熊思铭同学和外校学生现场交流 这场汇聚全省青少年科技精英的盛会,既是对创新教育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是培养未来科技生力军的重要舞台。期待我校学生在创新舞台上绽放光彩,为科技强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在历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全国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1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7项,成绩在湖北省高中学校名列前茅。
一贯秉承“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习坎精神,积极构建“一体两翼五系”校本课程体系,开展学生科技创新课程及多项综合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全面、充分、主动、和谐”的锻炼舞台。面对新时代、新高考,我校将进一步聚焦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接续奋斗中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