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学深入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教育活动
作者/来源: 李明慧    发表: 2025-03-21 13:37:53    浏览: 737 次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沙市中学积极响应,组织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校园内外掀起了弘扬雷锋精神的澎湃浪潮。

  思想引领:让雷锋精神入脑入心

  高一高二年级各班组织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时代担当”主题团会。团会上,各班通过沉浸式宣讲、互动研讨等形式,重温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同学们还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交流学习心得。





  文化浸润:让雷锋精神润物无声

  学校举办了“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高一、高二年级各班踊跃参加,精心创作了三十多幅作品,用斑斓色彩勾勒雷锋故事,以生动笔触诠释奉献精神。

  学工处从主题立意、艺术表现、创新思维等维度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了若干优秀黑板报作品,并在电子班牌上集中展出,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赏。







  本次活动将德育教育与美育实践深度融合,不仅让雷锋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符号,而且通过“以画传情、以展育人”的创新形式,让新时代青少年在艺术创作中深化价值认同,在文化浸润中厚植雷锋精神。

  实践育人:让雷锋精神见行见效

  同学们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文明风尚,热心社区公益,关爱自然生态,将雷锋精神播撒四方,以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市图书馆,同学们在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指导下认真整理、分类和上架图书,引导读者使用自助借还设备,协助维护阅览室的阅读秩序,为广大读者营造更加有序的阅读环境。









  为助力慈善事业,同学们义卖手工制品、闲置书籍和学习笔记,将筹集到的款项全部捐赠。









  同学们积极投身环保洁城行动,清理街道死角,捡拾公园绿地杂物,擦拭景区设施顽渍,美化城市环境。









  2024级创新班的同学们分享学习笔记,毫无保留地向初中生们传授学习经验,点燃他们的求知热情。









  同学们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默哀毕,同学们仔细擦拭墓碑,将洁白菊花轻轻摆放在墓碑前,寄托哀思。







  在十字路口,同学们化身“文明交通劝导员”,手持文明交通标语牌,耐心细致地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劝阻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他们用真诚的微笑和温暖的语言提醒行人注意安全,文明出行。






  同学们走进福利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梳理银发、修剪指甲,围坐在他们身旁聆听他们讲述过往岁月,与孤残儿童一起表演节目,玩游戏,将童趣满满的手工艺品装饰在福利院走廊。







  2303班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次植树之旅,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围堰浇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与雷锋精神深度融合。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内心涌动的感悟凝练成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活动心得,每一行文字都是对雷锋精神更透彻理解的映照。

  2303班同学:苍天施霖,润泽大地,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在和风细雨里,我们种下了树苗,更是为自己种下了一种精神,一份寄托。雷锋精神的种子,正当在这样的雨天种下——既要有抗争风雨的勇气,又要有等候春光的耐心,我们在这场活动里,将自己的信仰与希望,扎根于新时代的土壤。

  2313班同学:站在斑马线前,腿脚有些酸痛,初春的天气仍有些寒冷,但我们第一次触摸到交通秩序背后流淌的城市温度。雷锋精神的践行,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与陌生人的每一次目光交汇。当电动车压过停车线时,一句“师傅请退到线后”的提醒,换来的不是抗拒,而是略带歉意的微笑;当行人盯着手机迈向斑马线,轻扬的手臂拦下的不仅是危险,更唤醒了对规则的敬畏。在劝导时偶遇到多名校友,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为我们点赞。或许,这便是雷锋精神的当代注脚:用微小而持久的善意,织就社会文明的经纬。

  2402班同学:三月和风暖四方,习坎学子义卖忙。倾囊相助真情满,精授学法妙策长。德润心田承大爱,知行并重启新航。涓流终会沧溟阔,桃李争春处处香。

  2412班同学:指尖触到烈士陵园无名碑的刹那,历史褶皱被轻轻掀开。十九岁的战士长眠于此,衣袋里或许还留着未寄的家书,战壕中曾回荡他用草叶吹奏的故乡小调。同学擦拭碑面时,朱砂在五角星的凹陷处泛起微光,如同沉睡的火种被重新点燃。当那句“他们牺牲时和我们同龄”响起,冰凉的铭文突然有了温度。献上白菊的瞬间,团徽与红星在夕阳中连成星河——那些扑向长夜的灵魂,早已化作大地的经纬。春风吹过无名碑,仿佛千万双眼睛正凝望这片他们用鲜血浇灌的和平长空。

  从思想沃土到实践田园,沙市中学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当理论宣讲碰撞青春火花,当艺术创作传递价值共鸣,当志愿服务化作城市微光,雷锋精神已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坐标。那些在春风中摇曳的新苗、在墓碑前绽放的白菊、在街头交织的微笑,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在沙市中学这片育人沃土上生根发芽,让“雷锋”这个名字,永远与青春同行,与时代共进!
Baidu
map